实验国际部高分学员分享:3月SAT考试,我拿到了1550分!
大家好,我是来自实验国际部的Winema同学,在今年3月的SAT考试中取得了1550分的满意成绩,其中读写750分,数学800分。
下面分享一些我的SAT学习心得,希望对正在备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阅读
SAT阅读想要取得高分,词汇积累与逻辑理解至关重要。
去年5月,我报名了名师汇的暑假班,随即领取了SAT单词资料,并在助教路老师的督促下开启背单词之旅。暑假班开班前,我就已经背完了第一轮单词。这大大减轻了我在后续班课期间背单词的负担,也让我的记忆更加牢固。
然而,死记硬背单词远远不够,有些题目即便全部翻译成中文,依旧难以选出正确答案。戚颖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要关注前后句子之间是同向逻辑还是反向逻辑,这样可以快速把握文章整体情感基调,不仅可以大幅缓解阅读压力,还可以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后,就该进入刷题阶段。在名师汇上课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做题任务,经过这番高强度训练,哪怕结课后我独自练习,也不畏惧做题。考前两周,最好能每天做一套完整的模拟题,学会熟练使用模考系统(标记高光、划掉错误选项都是非常实用的功能),提前进入考试状态,同时查缺补漏,整理错题集,在考前反复复习。
文法
我觉得SAT文法是入门时觉得很复杂,但后期却最简单的部分。
刚开始上课时,我文法的错误率甚至比阅读还高,每次都有新的错因,总是记住了这个知识点,而忽略了那个。但听完刘芸老师系统的知识点讲解,加上每天在名师汇上百道题目的练习后,我很快打通了“任督二脉”,每次看到题都能迅速识别出考点,只要不是那种特别刁钻的题目,基本都能做对。
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notes题(因为我总是做错)。这种题型通常是不用读具体的notes,但是近几次SAT考试难度有所升级,个别题目(尤其是M1的最后一道和M2的notes)无法通过关键词直接选择,而是要读一下notes才能排除那些包含错误信息的选项。所以,建议大家日后遇到这类题型,务必多留个心眼,谨慎对待。
到了刷题阶段,文法不仅要保证答题的正确率,还得尽可能地提高做题速度(我习惯先做文法部分,在5分钟内完成第16-27题),留更多的时间给阅读。
就我个人而言,做题速度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后期大量模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所以只要后期不偷懒,好好刷题,相信大家都能在文法部分取得理想成绩。
数学
数学应该是中国学生最容易得高分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尽管SAT数学的难度甚至不及国内中考的一半,但是它的考法却和国内数学不太一样。这就导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刚开始接触它时,会觉得题目本身不难,却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所以系统地学习一遍SAT数学考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名师汇学习期间,张钒硕老师极为细致地带领我们梳理了一遍SAT数学的所有考点,还精心挑选出部分难题进行深入讲解,再配合课下数不清的练习题,让我快速进入SAT数学的思考方式。
我在名师汇上完班课后,对数学信心满满,但是模考却傻了眼,分数在750分上下徘徊,每次总会错3、4道题,有些是粗心,有些是真的不会。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整理一本属于自己的错题集,仔细分析错因,提醒自己该如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SAT数学单词也要引起重视,有些时候我们做不对题,可能只是因为题目中的限定条件没有看懂。倘若直接去背诵数学单词,不仅过程十分痛苦,而且抽象的词汇也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积累不认识的单词,这样对单词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牢固。
考前
我觉得在考前一定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一定能考好。我妈妈在我这次考前去了雍和宫、白云观、妈祖阁,给我求了很多手串,考试的时候我一直带着,没想到最后真的出分了。
考前一天最好不要再做新题了,看看自己的错题、高频词就可以了,放松心态,早点睡觉。
在之前模考中,我总结了自己考试较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及一系列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考试当天,我利用在考场门口排队等待的间隙回顾这些内容。这个时候就不要看单词和具体的错题了,不然很容易紧张,让自己心慌。
以上所分享的方法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一定适用所有的同学,还请同学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定制出贴合自身、且具有合理性的备考计划。也希望我分享的方法能够对正在备考SAT的你有所帮助,祝同学们都能顺利出分,轻松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