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考AP、6月考SAT,该如何平衡?如何规划?
昨天,一位学生问我:“张老师,我这次报了五门AP,最后一科16号结束,您说我要不要参加6月SAT考试?”
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最近不少学生在AP和6月SAT的选择上举棋不定。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些思路!
明确考试目的
在决定是否参加 6 月考试之前,所有同学应该先明确自己的考试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之前已经取得了一个“基础分数”(1500分左右),想利用这次机会突破提高。
2️⃣ 之前成绩不理想(1350分-1450分),已经进入申请年份,SAT考试机会剩余不多,想要抓住每次考试机会。
3️⃣之前备考计划混乱,单纯报名了6月考试,抱着“没准能出分”的侥幸心态。
对于第三种情况的同学,我建议不要参加6月考试。因为如果没有较为充分的准备去考试,成绩与自身期待的“理想”分数相去甚远。而且,奔赴澳门或香港的考场,浪费时间和金钱,得不偿失。
对于前两种情况的同学来说,参加 6 月考试并非不可行,但面临另一个关键问题——备考时间。
合理规划备考时间
AP科目较多、考试结束较晚的同学,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来备考SAT;AP科目不多、考试结束较早的同学,则有4-5周左右的备考时间。
无论哪种情况,这些时间都需基于正常的校园学习和生活。脱产学习的同学则可以忽略时间问题。
下面,详细谈谈前两种情况同学的备考时间规划。
第一种情况的同学,除非你是学霸或者之前考试成绩已经1530分+,否则我并不建议参加6月考试。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备考时间不足可能导致备考不充分,成绩不但不能提高,还有可能倒退,打击备考信心。
学霸类型的同学往往具备较强的批判性阅读和逻辑能力以及跨学科知识储备,对于SAT这种考察逻辑和学术能力的考试,他们可能凭借自身超强的语言基础和能力在短时间内寻求突破。
而成绩已达到1530分+的同学,对SAT考试已经非常熟悉,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他们需要的是在考前的有限时间内,让存在问题的点得到解决。
第二种情况的同学(有4-5周的备考时间),我建议可以尝试参加考试。考前只要认真投入,基于自己的实际成绩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有很大希望获得突破。
备考建议
对于备考时间较短(2 周左右)的同学,我有以下建议:
1、单词每日固定背诵复习,建议使用SAT机考核心词汇。同时要注意将题目、题干以及选项中难词以及不会的词,也要整理到位,反复背诵。
2、时间紧迫,建议2周进行4-5次模考练习。对错题进行有效分析,对阅读难文本和选项进行翻译理解,找出错误原因,明确知识盲点。
3、模考3次左右后,统计分析是否有集中类型错误。如果有,则对该题型重点突破,提升应试技巧。
对于备考时间较长(4-5 周)的同学,我建议:
1、单词依然是重中之重,很多同学在最后冲刺阶段,阅读中的词汇题还是做不到全对,所以考前单词必须重视。
2、前2-3周先进行阅读和数学分项练习,分析错题情况。对集中性错题类型进行重点突破,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强化知识理解和技能掌握。
3、后2周争取安排4-5次模考训练,适应考试节奏,调整考试状态。模考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进行,培养自己的时间管理和应试能力。
希望我的上述分析和建议能够为那些还在犹豫是否参加6月SAT考试的同学提供清晰的思路。
最后,无论备考时间是2周左右还是4-5周左右,既然决定参加6月考试,一定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并运用高效的考前训练方法,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建议参加名师汇6月考前密卷班,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备考效率将大大提升~